1. 0
  2. 1
  3. 2
  4. 3
  5. 4
首页 >> 新闻公告 >> 学院新闻 >> 详细内容
 
学院新闻 >> 正文
暑期三下乡|铁水烫疤铸龙魂——重人科学子走访龙舞传承人梁志春
日期:2025-07-20 16:57:47  发布人:文新学院  浏览量:1

暑期三下乡|铁水烫疤铸龙魂——重人科学子走访龙舞传承人梁志春

1600℃的铁水溅到右臂时,疼得钻心,可梁志春只盯着腾起的铜梁龙——现在,这块深色疤痕成了他的勋章。问题是,当短视频把“打火花”浓缩成15秒的炫光,还有多少人愿意看清这道疤背后的故事?2025年7月19日,“拾遗——铜梁龙舞耀今朝”实践团带着这个疑问,走进重庆铜梁,拜访铜梁龙舞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梁志春。

实践团成员与梁志春合影 曾奥恒摄)

龙舞技艺守护者时代化、国际化的推动者

梁志春先后跟随国家级龙舞传承人黄廷炎、市级传承人王弟福等学习铜梁龙舞,于2009年2月被公布为重庆市铜梁龙舞代表性传承人,同年取得中国龙狮运动国家一级舞龙舞狮教练资格,2025年6月获批第六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

自1988年以来,梁志春共参加龙舞展演1000余场,先后参加新中国成立60周年、70周年庆典活动和北京奥运会开幕式暖场、上海世博会期间表演,多次率团赴法国、土耳其、澳大利亚等国家进行文化交流展演,为非遗龙舞“活起来、走出去”做出了突出贡献。

交流探龙舞起源,亲历识匠心传承

就实践团关于铜梁龙舞起源发展的问题,梁志春回答道:“铜梁龙舞起于隋唐,盛于明清,发展于当代”。在向实践团分享自己少年拜师、苦练不辍的龙舞经历时,梁志春眼神中始终闪烁着对铜梁龙舞的无限深情与发展期待。

(梁志春向同学们分享龙舞传承 张露宇摄)

龙舞技艺亲传,团队实地习练。在梁志春家中,他亲自示范铜梁龙舞标志性动作——“八字舞龙”。“下盘要稳!腰为轴!手腕发力!来!跟着我走!”在一声声铿锵口令中,团队成员手臂挥动,步伐交错,腰马合一,随之划出流畅有力的“∞”字轨迹,推、拉、转、摆等动作细节干净利落、节奏分明。

(梁志春指导实践团成员“立把”动作训练 张露宇摄)

(梁志春指导实践团成员练习“八字舞龙”。张露宇摄)

受过的伤,是我的勋章

谈及龙舞绝技“打火花”时,梁志春平静地指向自己的右臂,一块深色、凹凸不平的疤痕清晰可见。“这是早年练习时铁水溅落烫的。这算是轻的,更有练习的人为了火花表演,不慎眼部失明的案例。”梁老师用指尖轻点疤痕,语气淡然却有力,“怎会不疼?可看着铜梁龙腾飞的那份震撼,值了。”这伤痕,成为梁志春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坚守龙舞技艺最震撼的勋章。

(梁志春展示因练习中留下的疤痕 张露宇摄)

文创点睛,助力龙舞文化焕新

实践团向梁老师展示了团队为铜梁龙舞原创设计的信息可视化海报,与梁老师分享了团队想要助力铜梁龙舞时代化、世界化发展的设计初衷,共同探讨了“八字舞龙”“立把”等经典动作的运动轨迹和力学原理。当团队成员为梁志春介绍以团队形象为核心的原创IP“龙小跃”系列文创产品时,梁老师笑容不断,连连称赞:“这个思路好,用年轻人喜欢的样子讲好非遗故事,‘龙小跃’雄起,铜梁龙舞雄起”,对团队将传统与现代结合的努力给予高度肯定。

 

(实践团成员向梁老师介绍原创龙舞信息可视化海报 张露宇摄)

 

(一起为“龙小跃”形象文创点赞 曾奥恒摄)

通过与国家级传承人梁志春的采访交流,团队成员亲身体验了龙舞技艺精髓,深刻领悟到铜梁龙舞承载的文化重量与龙舞文化坚韧不拔的精神内涵。未来,实践团将运用团队原创“龙小跃”IP及信息可视化成果,为铜梁龙舞在新时代的传播与传承注入青春活力。

 

供稿人:周庆莹

供图:张露宇、曾奥恒

指导老师:吴迪

 

核发:0 点击数:1收藏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