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三下乡|深耕助农路 橙乡践初心
2025年7月8日-13日,三峡库区的暑气正盛,重庆人文科技学院“橙风破浪会友会”暑期三下乡实践团走进湖北省宜昌市秭归县郭家坝镇邓家坡村,探寻“中国晚熟脐橙第一村”的“致富密码”。黄橙橙的伦晚春橙挂满枝头,既是这片土地的“甜蜜符号”,也成为实践团田间调研与助农实践的鲜活教材。一组镜头,记录下师生们与橙乡的双向奔赴。
万亩橙园里的“研学课”
烈日当空,实践团成员在村干部的陪同下走进万亩脐橙园。镜头中,饱满的伦晚春橙压弯枝头,同学们俯身观察果实生长状态,听村干部讲解“14个月生长周期”的种植奥秘——从寒冬孕育到盛夏挂果,三峡库区的独特气候如何赋予果实醇厚甜度。叶片间的光影与同学们专注的神情交织,一堂生动的“产业研学课”在田间地头开讲。
座谈会上的“发展策”
村委会会议室里,实践团与村干部围坐交流。桌上摊开的《邓家坡村志》详细记录着邓家坡村的悠久历史。同学们不时提笔记录,围绕“一颗橙富了一村人”抛出问题:“脐橙产业是如何发展起来的?”“相较于市面上普通脐橙,伦晚春橙有哪些优势?”村干部的解答与师生们的思考碰撞,为村庄发展勾勒更多可能。
村民家中的“民情账”
实践团成员分组走进村民家中。镜头定格在一间农家堂屋:一对“农二代”夫妻向同学们讲述脐橙从“养家果”到“致富果”的变迁。你问我答间,不仅摸清了民情,更收集到“拓宽电商渠道”“把名气打出去”等实打实的需求。
童画里的“橙乡梦”
“童心互动·共绘伦晚春橙”活动现场热闹非凡。同学们与村里的孩子们围坐成圈,共同用画笔描绘心中的橙园:有的画挂满果实的果树,有的画穿梭在果园的冷链车,还有的把无人机采摘脐橙的画面呈现在画纸上。间隙,实践团成员结合案例为孩子们开展警示教育,在欢声笑语中播撒安全与成长的种子。
阳光下的“同心照”
调研尾声,实践团与村干部在邓家坡村著名打卡景点前合影。身后的大好河山映入眼帘,镜头前的成员们与村干部笑意灿烂。镜头定格的瞬间,既是实践成果的总结,更是“校地友谊”的新起点。
霞江夕照里的“新期待”
暮色降临,峡江畔的晚霞为邓家坡村镀上金边。这抹夕照里,有实践团的收获,更有橙乡振兴的蓬勃生机——正如“橙风破浪”的寓意,师生与村民携手,正让邓家坡村的“甜蜜事业”驶向更广阔的天地。
从田间调研到童心互动,从产业探讨到民情收集,实践团用脚步丈量橙乡土地,用行动诠释“三下乡”的深意。镜头之外,校地协作的种子已埋下,待到来年橙黄时,必能结出更丰硕的成果。
撰稿:杨敏月
供图:杨敏月、江诗琪、杨金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