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0
  2. 1
  3. 2
  4. 3
  5. 4
首页 >> 新闻公告 >> 学院新闻 >> 详细内容
 
学院新闻 >> 正文
著名女诗人走进重庆人文科技学院,同学们开始激情“抢麦”!
日期:2023-09-08 21:24:59  发布人:文新学院  浏览量:413

著名女诗人走进重庆人文科技学院同学们开始激情“抢麦”

    96日下午,在阳光明媚的重庆人文科技学院内,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的学生们早早就来到礼堂,对即将开场的“重庆名家进课堂·重庆人文大讲堂”活动第三期《生活的诗意》的“文学课”,学生们都期待万分。

    本期重庆人文大讲堂邀请了两位“重量级”嘉宾,著名诗人金铃子和青年诗人侯乃琦,她们共同为学生带来一堂精彩的写作课。

    嘉宾金铃子原名蒋信琳,曾用名信琳君作为中国作协会员80年代末期就开始发表诗歌作品,著有《奢华倾城》《曲有误》《越人歌》《金铃子诗书画集》曾获第二届徐志摩诗歌奖、第七届台湾薛林青年诗歌奖、《诗选刊》2008·中国年度最佳、先锋诗歌奖、《诗刊》2012青年诗人奖等。

    而90后代表诗人侯乃琦则是重庆大学美视电影学院电影硕士著有诗集《镜里水仙》《美学装置》作品散见《星星》《山花》《诗歌月刊》《环球人文地理》等。入选第十二届《星星》诗歌夏令营,主持《散文诗》杂志艺术志电影专栏。

    活动上半场由侯乃琦讲述《朝向语言风景的旅行》。讲座开始时,她向学生们展示了许多80年代“生活诗人”的形象照片,打破了学生们心中对诗人那种“翩翩君子”的刻板印象,借此来告诉大家:“诗人是多样的,诗也是”。

    侯乃琦首先解读了自己早期的诗歌作品,并将记录生活的诗歌分为写实派和写意派。随后,还将自己的作品与著名诗人李海洲的诗作,进行经典段落的深入分析,为学生们提供了新的写诗思路:“利用反差感来创作”。

    “我最喜爱的颜色是白上再加上一点白”“远在远方的风比远方更远”,侯乃琦用悠扬的声音,朗读了她喜欢的两首诗,马骅的《雪山短歌》和海子的《九月》,她说:“诗歌是创作语言的一种表达方式,有些句子看似是病句,但当它放在特定的情境下,便会为诗歌增色。”

    怎样去寻找写作灵感?侯乃琦分享了学生们最关心的一个问题:“当创作陷入瓶颈,我会去参加一些采风交流活动,去倾听人家的创作经历……多写东西,因为,所有的灵感爆发,都是建立在经验丰富的基础之上。将生活中出现的琐事记录下来,说不定在某个转弯的时刻,就会发现那些碎片,早已拼成了一幅美好的画卷。

    活动下半场由金铃子为学生们带来经典诗歌作品鉴赏,她用独具特色的“普通话”告诉学生:诗歌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可以通过语言的表达传递出丰富的情感无论是喜悦、痛苦、爱恨情仇,都可以在诗中找到共鸣。

    金铃子用饱满的情绪,朗诵了诗人李元胜的《过甘南》,她表示,诗人在创作不同主题的诗歌时,往往会与自己亲身经历息息相关,这些都会为读者提供更多的思考和认知。

    在金铃子的心中,诗歌的力量是无穷的。她希望通过诗歌,能够触动更多人的心灵,让他们重新审视自我,寻找到内心深处真正的喜悦和满足。她说:“我深信,只要我们心怀诗意,将诗歌融入生活,就会发现在每个人生的片段里,都有一首美丽的诗等待我们去创作。”

    随后,金铃子通过李海洲的《春风送出快递》,告诉学生诗歌是一种抒发情感的表达方式,通过文字的艺术组织和修辞手法的运用,可将复杂的情感和内心的感受表达得淋漓尽致。演讲最后,金铃子说:“诗歌是一种思想的装载工具,通过诗歌表达的不仅是情感,还有对生活和世界的思考。”

    在互动环节中,同学们积极提问,更有同学激情“抢麦”,向金铃子索要签名诗集,金铃子也给每位提问的同学赠送了自己的作品集。有同学提问:“自己每每落笔时,总觉得遣词造句落不到实处,有什么好的方法改进?”

    金铃子认为,广泛的阅读和学习至关重要。持续学习新知,不断丰富心灵世界,是提升诗人创作能力的重要途径。通过阅读优秀的诗歌作品,学习不同的写作技巧和风格,使自己的作品更加独特与鲜活。

    活动结束后,有不少学生表示,“听完这节课,感觉我也能写出好诗”。更有学生当场交上作业,引来两位诗人连连称赞。

    “重庆名家进校园·重庆人文大讲堂”系列活动由重庆作协担任指导单位,重庆作协文学成果转化委员会、重庆作协诗歌创作委员会、重庆散文创委会、重庆儿童文学创委会、重庆新诗学会、重庆新闻媒体作协担任支持单位,重庆人文科技学院与环球人文地理刊系联合主办。

核发:0 点击数:413收藏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