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新学院教师参加“面向后一流课程”时代的智慧课程教学设计与实战工坊
为响应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及“人工智能+”行动计划,聚焦高校智慧课程建设以及AI技术在教学中的深度应用,推动教师从“工具使用者”向“智能教学设计师”转型,文新学院教师任玲、伏丽敏、廖丹、张敏杰,于2025年10月31日至11月3日赴成都参加了“面向‘后一流课程’时代的智慧课程教学设计与实战工作坊”活动。


本次工作坊活动围绕“智慧教学设计的内涵与方略”、“智慧课程个性化教学资源建设实操与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获奖作品分析”、“高阶数字人资源的制作及数字人深度融合课程创新”以及“精品数字人微课实战制作”四个培训主题展开。活动邀请国家级教学名师、福建农林大学刘学莘教授,全国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一等奖得主福建农林大学吴旭平副教授,西南民族大学信息化专家穆玉珠博士等授课。


在本次研修中,参训教师通过深度参与AI学情分析、知识图谱构建、开源数字人搭建及智慧评价设计等核心环节,全面接触了智慧课程建设的关键流程。在授课教师的专业引导下,参训教师不仅深入理解了智慧课程教学设计的内在逻辑,还系统把握了其在目标设定、知识图谱构建与考核评价等方面的优化路径。同时,借助DeepSeek、Kimi、通义千问、秘塔等智能工具,教师们现场演练了教学目标制定、学情诊断、模式创新、课程思政融合及教学评价改革等多个教学环节的智能化设计与生成,亲身感受了人工智能赋能课程建设的实践路径与创新潜力。
撰稿:廖丹 摄影:任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