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0
  2. 1
  3. 2
  4. 3
  5. 4
首页 >> 新闻公告 >> 学院新闻 >> 详细内容
 
学院新闻 >> 正文
聚焦思维赋能写作 共探议论文教学新路径 ——文新学院与洛浦县六中联合举办第四期“文心洛华”大讲堂写作教研课
日期:2025-06-17 16:23:07  发布人:文新学院  浏览量:22

聚焦思维赋能写作 共探议论文教学新路径

——文新学院与洛浦县六中联合举办第四期“文心洛华”大讲堂写作教研课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进一步巩固援疆育人工作成效,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拓展高校服务地方教育的合作路径,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党总支与新疆洛浦县第六中学持续深化党建共建合作,于2025年6月11日成功举办第四期“文心洛华”大讲堂写作教研课。本次讲座以“高中议论文教学中思维能力培养”为主题,由学院教师教育教研室专任教师曹雪菲主讲,洛浦县第六中学语文教研组全体教师及文新学院部分师生通过线上平台参与学习。

 

讲座中,曹雪菲老师立足高中议论文教学实际,直击学生写作中“观点不明确、论证薄弱、缺乏逻辑深度”等痛点问题,提出“写作即思维的外化”这一核心理念。她结合《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思维发展与提升”的核心素养要求,强调议论文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辩证思维和批判性思维,引导学生从“论点+例子+结论”的机械套用转向深度思考与多元分析。通过高考作文评价体系的对比,曹老师进一步论述了思维能力在写作中的决定性作用。

针对教学策略与方法,围绕构建写作系统训练框架,曹雪菲老师分享了系统化的思维能力培养策略。一是科学制定序列化计划,借鉴刘可翔《高中议论文思维序列化指导与探讨》,设计从“审题思维矫正”到“发展地看待问题”的八阶段训练,实现“一课一得”。二是强化作前指导,以“吸收与给予——绿树的启示”等材料为例,通过追问“为什么/怎么办/会怎样”,引导学生提炼分论点,构建递进式论证结构。三是活用教材与实践活动,挖掘《师说》《劝学》等经典文本中的论证方法,结合辩论赛(如“人工智能发展利与弊”)、生活化议题(如“纸质阅读与电子阅读之争”)激发学生思辨能力。曹老师特别指出,教师需通过评价量表精准反馈,并鼓励学生参与自评互评,将思维训练贯穿教学全过程。

 

“文心洛华”大讲堂是文新学院党总支与洛浦县第六中学党建共建的重要成果,由党支部书记杨高强工作室协同学院第一学生党支部具体承办。自2025年3月启动以来,已围绕核心素养提升、课标理念落实等主题开展四期教研活动,累计为边疆地区教师提供实操性教学方案10余项。本期讲座进一步深化了跨地域教研共同体的协作模式,洛浦六中教师反馈:“曹老师的策略既有理论高度,又贴近教学实际,为破解学生‘思维空洞化’问题提供了清晰路径。”

未来,文新学院将继续发挥师范专业优势,以“党建+教研”双轮驱动,持续输出优质教育资源,助力边疆语文教育质量提升,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贡献高校力量。

 

                                              撰稿人:杨高强

 

核发:0 点击数:22收藏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