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创新高|2024第二届重庆大学生新闻作品展颁奖 我院斩获30项奖!
12月28日,2024第二届重庆大学生新闻作品展颁奖典礼在重庆文理学院(红河校区)成功举办。本次新闻作品展我院45名学子共斩获3个赛道中的27个奖项,黄欢、张兮两位老师获评最佳指导教师奖,学院获优秀组织单位奖。文新学院副院长樊国生携获奖学生代表参展。
(获奖学生代表合影) (指导教师与获奖学生合影)
第二届重庆大学生新闻作品展由商界集团和重庆文理学院联合主办。据大赛组委会官方数据,本届新闻展受到21所高校支持,共收到696份新闻作品,涵盖社会热点、校园生活、人物故事等多个领域,展示了重庆大学生敏锐的新闻触觉和一定的社会洞察力。
(2024第二届重庆大学生新闻作品展颁奖典礼现场)
本次作品展分为文字组、图片组、视频组、融合组四个赛道,每个赛道又分人物专访、校园新闻、社会新闻三个类别。经过评委评选,我院分别在四个赛道内收获30项个人与团体奖,详情如下:
类别 | 获奖者 | 奖项 | 作品名 | |||
文字类
| 娄艺、徐瑞鞠 | 校园新闻一等奖 | 名家访谈④吉狄马加:诗歌塑造美好心灵 好诗跨越民族与世界》 | |||
杨茂 、高燕 | 社会新闻一等奖 | 重庆大足石刻“科技+IP”双赋能《黑神话悟空》打开文旅新机遇 | ||||
杨莉、 罗莉婷 | 社会新闻三等奖 | 探访观音桥夜市:多方合力筑防线 守护山城“烟火气” | ||||
李思雨 、王知壹 | 社会新闻三等奖 | “璧铜线”试运行进展顺利 铺就新重庆发展的快进轨道 | ||||
聂恬瑶、 王兴新 | 社会新闻三等奖 | 重庆合川龙舟队:“农民”紧握的桨板为何迟迟放不下? | ||||
吴玮玥 、周锐 | 人物新闻一等奖 | 名师谢琪:“班主任”的另一种可能 | ||||
邱欢欢 | 人物新闻一等奖 | 重庆女棒棒;双肩之上的“她”力量 | ||||
谭艳 、曾琳 | 人物新闻二等奖 | 烈火骑士到助农先锋 | ||||
周静萱 、杨远仙 | 人物新闻二等奖 | 异乡人的重庆十年:见证发展做文化经贸交流的使者 | ||||
邓兴萍 | 人物新闻三等奖 | 西沱背盐夫:古镇传盐运民俗焕新生 | ||||
类别 | 获奖者 | 奖项 | 作品名 | |||
图片类
| 雍晓雨 | 人物专访一等奖 | 运河旁的排球小将 | |||
雍晓雨 | 人物专访一等奖 | 爱就藏在花海里 | ||||
徐瑞鞠 | 社会新闻二等奖 | 外卖小哥送温情 | ||||
常洢雯 | 社会新闻三等奖 | 佤寨笑韵 | ||||
杜成兴 | 社会新闻一等奖 | 希望与微笑 | ||||
包诗柔 | 社会新闻一等奖 | 夹缝中的坚守 | ||||
雍晓雨 | 社会新闻三等奖 | 背篓里的山城烟火 | ||||
周锐 | 校园新闻一等奖 | 拨穗礼成!无惧风雨 |
类别 | 获奖者 | 奖项 | 作品名 |
视频组
| 杨继春、 李晓银、 陶雪梅 | 人物新闻三等奖 | 启航之光 |
侯云露 、陈子怡、 梁文悦 | 社会新闻一等奖 | 学校周边的“银发”经济,老人摆摊现象透视 | |
张艺琼 、张歆瑶、 曾奥恒 | 社会新闻二等奖 | 《情系华鉴》 | |
刘冰清 、彭欣悦、 李金萍 | 校园新闻一等奖 | 《关于追星如何带动经济发展》 | |
杨家贝 、何洪洋、 王世豪 | 校园新闻三等奖 | 青春不打烊:大学生如何充实周末时光 | |
何晓渝、董洁渝 | 校园新闻三等奖 | 校园安全 |
类别 | 获奖者 | 奖项 | 作品名 |
融合组
| 邓煦竞、 包诗柔 | 一等奖 | 巫山脆李 |
包诗柔 | 一等奖 | 渝居重庆 | |
闫娜娜 、黄小兰、李红梅、郭书琰、钟婷婷 | 三等奖 | 光影下的匠心传承 |
类别 | 获奖者 | 奖项 |
教师类
| 黄欢 | 优秀指导教师 |
张兮 | 优秀指导教师 | |
学院类 | 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 优秀组织单位 |
在最受欢迎指导老师投票评选中,我院黄欢、张兮老师成功入选并位居前三甲,受到同学们与组委会的高度认可。与此同时,我院以258份的作品参赛量、27份作品获奖量位居各高校之首,获优秀组织单位奖,展现出全院上下投入的激情和对实践教学的高度重视。
(最佳指导老师颁奖 左1左3分别为黄欢 张兮老师)(优秀组织单位颁奖 左1为黄欢老师代表学院领奖)
颁奖典礼上,来自我院新闻学专业2023级的雍晓雨和2022级的包诗柔两位同学,作为获奖选手代表,上台分享自身的创作历程与心得体会,精彩的分享赢得在场所有嘉宾与同学的热烈掌声。
(优秀获奖选手代表雍晓雨同学作分享 ) (优秀获奖选手代表包诗柔同学作分享 )
未来,我院将继续鼓励同学们秉持初心,坚守新闻理想,在传媒领域持续深耕细作;继续加强新闻理论与实践教学并举,通过“教学做合一,展评转融合。多轨并举,协同育人”理念的实施,助力培养高质量应用型人才。加强校校合作、校地合作、校企合作,携手并进,在充满挑战与机遇的时代,用笔尖和镜头记录新闻事实,传播梦想与希望,共同书写好属于青年的时代篇章。
供稿:邓兴萍
(图据大赛官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