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海同音普通话,沟通和谐兴中华”
文新学子在新疆洛浦县第三中学举办普通话推广活动
普通话是规范化的汉语,是中国法定的全国通用语言。我国是多民族、多方言的国家,推广全国通用的普通话,是提高全国人民科学文化水平的一项基本语言国策,也是推动社会发展和进步的重要举措之一。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语言相通是人与人相通的重要环节。语言不通就难以沟通,不沟通就难以形成认同。”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大力推广普通话,有利于克服语言隔阂,促进社会交往,维系民族团结,对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建设都具有重要意义。
经国务院批准,自1998年起,每年9月第三周为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本周,我们迎来了以“推广普通话,共进新征程”为主题的第二十六届推广普通话宣传周。2023年9月20日,重庆人文科技学院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在洛浦县第三中学开展“四海同音普通话,沟通和谐兴中华”普通话推广活动。在洛浦县第三中学校领导的全力支持下,同学们踊跃报名,最终挑选了109名学生参与此活动,该活动于学校知行楼四楼阅览室开展,八年级主任麦提托合提·麦麦提敏与支部书记和银瓶带领40多位科任老师也全程参与。
活动正式开始 学生认真观看普通话推广宣传视频
本次活动由来自重庆人文科技学院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的实习老师吴紫阳和廖苗苗共同主持。活动伊始,播放国家推广普通话的宣传视频,向学生说明国家大力推广普通话的重大意义。随后,在实习老师王其君的带领下,6位学生激情朗诵“推普五字歌”。值得一提的是,本次推普活动共开展了“击鼓传花”、“啄木鸟达人”、“诗词达人”、“拼字达人”4项特色趣味活动,实习老师们采用寓教于乐的方式,鼓励学生们积极参与,现场气氛达到前所未有的高潮。
同学们积极参与活动 阿卜杜力孜同学的普通话朗诵
实习老师王其君带领学生们朗诵“推普五字歌”
实习老师王肯核对同学成绩 三中主任和书记指导学生游戏
活动期间,每位学生都饱含热情,大家相互交流,回顾曾经学习过的诗词和汉字,补充填写卡片上所缺的诗词,用不同的偏旁拼凑规范汉字。活动期间,学生们欢快的笑声和激烈的讨论声此起彼伏,实习老师们各司其职,解答学生对于游戏的疑惑,并核对每位学生的成绩。八年级主任麦提托合提·麦麦提敏老师与支部书记和银瓶老师也在现场学生进行交流。
本次活动在同学们的欢笑声中迎来了尾声,文新学院学生第三党支部宣传委员、红石榴工作室成员杨年老师为各位表现优异的学生进行颁奖。我院指导教师代表张严匀最后作总结发言,她表示:“一句中国话,一份中国情,一口普通话,一颗中国心。说好普通话,从我做起,从你做起,从大家做起。感谢学校各位领导,在座各位老师的全力配合,今后也期待更多的推普活动的举行,还要感谢各位同学的积极参与,你们是祖国的未来,请大家坚持学习普通话,努力学习,期待看到你们丰富多彩的未来。”。至此,以“四海同音普通话,沟通和谐新中华”为主题的普通话推广活动圆满结束。
杨年老师对获奖同学进行颁奖 张严匀老师发表讲话
本次活动,旨在让全体学生从被动学习普通话过渡到主动使用普通话,把学习和使用普通话看作是充实自我、完善自我的表现,并体会到普通话说得好是有文化、有修养、有气质的标志。今后,实习老师也会要求学生在学校讲普通话,并将推普工作由校内延伸到校外、家庭、社会,使每一位学生自觉成为一名小小推普员。
推普活动是短暂的,但推普的精神会一直延续下去,在少数民族聚居地更应重视普通话推广。人人都讲普通话,让中华大地处处洒满中华文明的种子;人人都讲普通话,各民族就会像石榴籽一样,紧紧团结在一起!民族团结之花会处处盛放。
大合照
撰稿人:吴紫阳、常坤铃